实验戏剧《共同的岁月》:一段珍贵厚重的历史记忆

发布者:戏文系发布时间:2025-11-17浏览次数:10


















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9周年,由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与全讯600cc大白菜官网联合出品的实验戏剧《共同的岁月》,于11月13日、14日在上戏新实验空间剧场成功完成了首轮三场演出。



Part. 01

缘起


本剧由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600全讯白菜网共同制作,上戏戏文系党总支书记方军编剧,青年导演戴睿执导。孙中山由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宣教部文博馆员郝钧垚饰演,中年宋庆龄由上戏戏文系教授、国家一级演员周笑莉饰演,青年宋庆龄由上戏戏文系系教师秦子然饰演。戏文系戏剧教育、社会表演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、本科生参加演出。



2025年正逢孙中山逝世一百周年,孙中山、宋庆龄结婚110周年。《共同的岁月》着重围绕他们在上海莫利爱路29号(今香山路7号)的家展开,展现了孙中山宋庆龄夫妇共同的理想信念,以及他们“精诚无间同忧乐、笃爱有缘共死生”的经历与情感。




Part. 02

岁月


《共同的岁月》从1937年冬全面抗战爆发后的上海写起,即将离开上海前往香港从事抗战事业的宋庆龄在告别莫利爱路29号之际,回想起她与孙中山先生共同度过的岁月。全剧以中年宋庆龄的回忆贯穿,采用两个时空交错叙事的方式,展现了孙中山与宋庆龄从相知相伴相守直至孙中山病逝,宋庆龄坚定地决心“志先生之志,行先生之行”的历程。



1913年,孙中山因二次革命失败而流亡日本,宋庆龄从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毕业后,在父亲的推荐下来到东京成为孙中山的英文秘书。1915年,他们在异国他乡结为革命伴侣。1918年,夫妇俩搬入由华侨捐赠的位于上海莫利爱路29号的寓所,从此有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。



在这个家里,孙中山写下了著名的《实业计划》,此书后来与《孙文学说》《民权初步》共同构成了《建国方略》。今天看来,孙中山先生在《实业计划》中提出的关于铁路、港口、大坝的建设方案仍然具有极为超前的战略眼光。在表现《实业计划》的写作时,舞台以多媒体在地上投影大幅地图,演员们借助折叠椅的变换通过节奏紧凑、张力十足的肢体语汇,对《实业计划》所描述的内容进行了艺术化的表达,使观众直观地感受到伟人对于中国的未来所作出的富于远见的规划。



1922年,由于陈炯明发动叛乱,孙中山再次陷入险境。危急时刻,宋庆龄沉着地对孙中山说:“中国可以没有我,但不能没有您”,她坚持让先生先撤离,自己留下来牵制叛军。在此场景中,演员们以肢体动作表现出形势的急迫和宋庆龄突围时的艰险,也使观众更理解了经此事变后,孙中山为宋庆龄写下的“精诚无间同忧乐、笃爱有缘共死生”。



陈炯明叛乱平息后,孙中山痛定思痛,决心推进国共合作,并在莫利爱路寓所中与李大钊会面。这是孙中山革命历程中又一个高光时刻,也生动展现了孙中山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坚定与执着。



1924年11月,孙中山在宋庆龄的陪同下启程北上,谋求国家的和平统一。然而,此时病魔已向孙中山袭来。1925年3月,孙中山在北京病逝。诀别之际,宋庆龄相伴左右,用颤抖的手协助孙中山签下了三份遗嘱。此时,观众席不时传来细碎的抽泣声,孙中山先生致力于振兴中华的伟大精神以及孙中山、宋庆龄相濡以沫的深情,深深地打动了今天的观众们,也更从中获得了一份力量。





《共同的岁月》也是馆校合作的成果之一。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积极将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与高校对接,推出了一系列与孙中山先生相关的演剧作品。600全讯白菜网近年也创作了多部场馆戏剧,成为推进产教融通、服务社会的重要渠道之一。《共同的岁月》的创作演出进一步深化了馆校合作,也为场馆戏剧的深入探索积累了新的经验。






在剧场版成功上演之后,《共同的岁月》还将在刚修缮完成的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内推出场馆版,与更多的观众见面。




文:李思佳

图:轰炸机

排版:王姝雨

责编:刘莹莹 管润青

审核:方军 沈亮 陈莹